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为人师表典范和先进工作典型,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师德师风考核、专家评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22年度共评选出10名“优秀研究生导师”,让我们一起领略优秀研究生导师们的风采吧!
焦永昌,男,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本职工作,2009、2014和2020年三次被评为校级“师德标兵”,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40余人,硕士毕业生100余人,其中4人获国家奖学金6次,25余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0余人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他主讲研究生数学学位课“近代工程优化设计方法”等课程,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焦永昌长期从事天线与微波技术、进化计算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纵向和横向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270余篇,他引超过4100次,授权专利20余项。为解决复杂天线优化设计问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可变规划优化模型;所提出的高性能天线优化设计技术解决了多个复杂天线系统优化设计问题,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入选省部级人才,荣获第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第七届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从思,男,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弘扬电子信息特色,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注重科研反哺教育教学,面向一线教师开展“课堂知识在大项目中运用情况的理解”等多次交流座谈会,实现科研、教学与育人同频共振。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4名,硕士毕业生58名,其中14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人2019年获得中电科集团协同创新奖学金,6人次获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干部。
王从思长期从事电子装备机电耦合、多场耦合建模与分析、天线结构设计等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年来发表SCI论文8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2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技部973/军口973项目子课题、部委预研、行业横向合作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高琳,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主线”的思路进行研究生培养,一直以“师德师风好、师生关系好、培养模式好、有突出业绩”标准要求自己。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导师,2019年获得西电第四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最佳风采奖”以及“最佳人气奖”。她共培养博士毕业生20余人,硕士毕业生100余人,所指导学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
高琳长期从事计算机、数学与生物医学学科的交叉研究,主要方向包括计算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图论与组合优化算法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和面上项目,参与科技部精准医疗重点专项等项目,发表论文160余篇。在西电开创了“计算生物信息学”交叉学科方向,创办了西部地区第一个“计算生物信息学研究所”。获陕西省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电子学会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提出的单细胞环状伪轨迹推断算法入选“2019年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算法与工具”。
陈雪利,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科研和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拓宽视野,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2018、201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2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十佳师德标兵,2021年被评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荣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被推荐为“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和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试点团队负责人。他共培养硕士毕业生11人,所指导学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级实践类竞赛奖励,入选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获得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
陈雪利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新技术研究。近三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10余项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篇,出版英文专著章节1篇、中文专著1部,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转化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三完成人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夏永林,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他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为研究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表现突出,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好评;创设微信工作号——“老夏说课”,积极传播正能量,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思政品牌;带领研究生团队获评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获批学校“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文化示范基地。他共培养硕士毕业生33人,所指导学生担任院校学生干部,荣获奖学金,发表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
夏永林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全程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创建和建设,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在研究生党课、理论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课程二十余门,常年工作于教学第一线。在指导学生的工作中,把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放在首位,善于因材施教、个性指导,把坚持原则和温暖学生相结合,发展出“自省自修、立鸿鹄志、行坦荡人生路,勤学善思、破藩篱墙、著华彩美篇章”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文化。
陈晓峰,男,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爱岗敬业,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理想信念,以新时代“四有”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讲授课程《现代密码学》入选2021年省级一流课程。2011、2016年分别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2018年获中国互联网基金会“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所指导研究生获得中国密码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奖学金”等;带领睿云数据安全团队获第六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称号并获得“最佳风采奖”和“最佳人气奖”。
陈晓峰长期从事公钥密码学、云计算安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CF推荐A类期刊和会议论文40余篇,Google Scholar总引用15000余次,连续多年获得“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称号和“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称号;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2部;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担任多个知名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和多个国际顶级期刊编委。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李阳阳,女,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一直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踏实勤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她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眼中优秀教师的标准,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连续三年学生评教成绩超过95分。她共培养博士毕业生3人,硕士毕业生57人,所指导学生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一届电磁大数据挑战赛银奖、国家级奖学金、“华为软件菁英挑战赛西北赛区”二等奖等。
李阳阳紧跟信息处理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国家“十三五”以及“十四五”规划重点研究方向,致力于“量子计算”研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领域基金,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作为课题副组长完成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发表论文101篇,论文总引用1796篇次,出版专著3部、英文章节1部、教材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获得3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入选省部级人才。
郭立新,男,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切实履行导师立德树人责任,引导研究生将爱国主义教育化为“荣校报国”之行。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楷模、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无“限”电波团队入选校首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获批研究生导学文化示范基地和导学思政育人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团队。已培养博士毕业生45人,硕士毕业生142人,所指导研究生在校期间累计发表期刊论文456篇、会议论文25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2件,多人次获省级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国家级竞赛奖励、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称号。
郭立新长期从事复杂系统和随机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和散射特性研究。作为负责人牵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工程应用中心和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研制、重点、面上)等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90余篇,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编研究生教材3部、研究生参考用书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带领团队入选省部级创新团队。
孙秉珍,男,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始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的基本准则。他共培养博士毕业生1人,硕士毕业生12人,所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28篇、中文核心论文17篇,团队奖学金覆盖率达100%,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学校特等奖学金,3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2人获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含提名奖),1人荣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1人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人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人获得校级一等奖。
孙秉珍长期从事粒计算与智能决策、医疗决策、应急管理决策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市软科学/社科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期刊论文80余篇。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入选省部级人才和创新团队负责人。
陈晨,男,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积极学习和履行党的精神,作为学院工程认证工作组成员、审核评估工作组成员、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工作组成员、教育智能化兴趣小组成员,踊跃参与学校学院公共事务,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水平。他已培养博士毕业生2人,硕士毕业生46人,所指导学生多次荣获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并获得过2018年IEEE国际智能物联网大会最佳论文奖,2019年IEEE国际无线个人多媒体通信大会最佳论文奖,2019年全国边缘计算大会优秀论文奖,2020年Vehicular Communication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和第一届“全国高校绿色计算大赛”团体一等奖等。
陈晨长期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无线近距离通信、数字家庭网络、车辆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863计划子项等多个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出版专著4部,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西安市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