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研究生院在行政楼603会议室成功举行202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题答辩会及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答辩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郭亮主持,来自全校各单位13个项目的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参会。
郭亮介绍了本次答辩会的背景及要求。他强调,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让学校培养出契合时代需求、竞争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此次答辩会就是要发现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问题,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人文学院史耀媛副书记负责的“三支队伍、三个平台协同模式促进优质生源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项目在开题答辩中备受关注。项目提出,通过导师队伍组织 “导师面对面” 活动、校友队伍参与招生宣传、学生队伍建立 “招生大使” 制度等方式,强化吸引力;借助科研大平台展示科研实力、网络大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协同大平台提供实践机会来展示综合实力;并建立贯穿全年的宣传机制,分阶段推进,实现精准推送与互动,提升学校影响力。同时,项目规划了详细的实施步骤,预期形成可执行方案或发表相关教改论文,为提升学校优质生源质量探索新路径。

在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周益春教授负责的“电子信息特色的材料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结题答辩中,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瞩目。该项目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形成电子材料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以物理、化学为基础并与电子信息交叉的课程体系框架,涵盖了物理、化学、信息、力学等专业核心课;在教材与专著编写上,10门专业核心课教材陆续出版,且均入选教指委规划教材,组织编著的先进电子材料及其前沿技术丛书,申请了 2025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已通过初审和复审,34 本专著均完成 50% 及以上初稿,其中《电介质陶瓷:从基础到应用》已正式出版;教学团队建设也成效显著,项目团队通过深入分析教师情况,实行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制度,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师生共上共学一门课,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材料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各项目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在开题与结题答辩中,也纷纷进行了精彩展示。评委们认真聆听,针对开题项目的执行计划、预期成果,以及结题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实际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力指导。
郭亮对各项目团队在教育教学改革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希望各团队能够以此次答辩会为契机,充分吸收评委们的意见建议,扎实推进项目研究工作,切实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为学校 “双一流” 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研究生院积极投身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在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培养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从课程体系的优化到招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从学位点建设到导师队伍管理,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成为改革的重点关注领域。未来,研究生院将继续深化改革,以更多创新举措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